230. 谈宿命(1/2)

    “而且的话,你见识一开始,是别人都觉得这个见识好,那这个人一定走不远。

    是所有人都觉得这个路是走不通的,但你能不能走通,这是特别重要的。”

    余震云补充道:“你像我的一地鸭毛,所有人都觉得不像,你这一天那一天,你的故事要有个起承转合,都没有,是吧。

    包括所有大的评论家都说不行,但我就想为什么不行呢?

    谁规定就一定要这么写的?说不定我能开创另一个道路呢?

    就是说别人说你不行,你是不是坚持这一步,这是特别重要的。”

    王磊点了点头:“我早上还在说呢,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大家都特别在乎评论,特别在乎别人怎么定性你,怎么评价你。”

    冯浩摆了摆手:“如果所有人都能理解你,那你是有多平庸。”

    刘华拍了拍手:“说的特别对,特别对。”

    余震云笑着拍了拍冯浩:“后生可畏啊,看来刘老师这么喜欢你,不是没有原因的。”

    王磊倚着头,酒喝得有些多了。

    “余震云老师,我是不是记得有一次在哪个活动上,不是,好像在颁奖礼上,我在底下坐着,你在上面发言,然后你说到了这个关于‘会错意’。”

    “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会错意,可能就是个爱情故事;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会错意,可能是个传奇爱情故事,反正讲的各种,他最后说的是,如果一个人和时代会错意,就是一个悲剧。”

    如果一个人和时代会错意,就是一个悲剧。

    冯浩默念了几句,深为震撼。

    这其中蕴涵的道理,恐怕不是一两句话能解释清楚的。

    余震云缓缓道:“世上其实没有对和错的争论,都是对和对的争论;是这个对还是那个对,是现在对还是长远对,像这样的争论,是你的对还是我的对,每个人的立场角度都不一样。”

    王磊颇有同感:“有好的知识结构是支撑你的,用正确的三观帮你判断,有很好的逻辑帮你梳理,有很好的情感模式帮你维护自身的感受,这些东西都会决定最后一天,你往哪走;而且第一步其实就决定了最后一步。”

    子枫在一旁默默夹着菜,一句话也不敢说,在这里说话可太暴露智商了。

    冯浩只觉得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饭后,冯浩和子枫整理厨房。

    刘华在一旁和冯浩聊天。

    余震云则是不知去向。

    由于两位作家实在不适合玩什么狼人杀、谁是卧底、真心话大冒险等游戏,节目组也就没有限制两人的活动了。

    “刘华老师,你相信宿命吗?”

    冯浩的这个问题并非随意问出。

    宿命以神秘的力量牵引着刘华中人物的生死遭际,他通过对宿命现象的大量演绎揭露了宿命的渊源和内涵。

    当人的欲望、罪恶、贫瘠和荒诞成为无以挣脱的命运枷锁时,如何实现对宿命的超越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实宿命的轮回性和神秘性以及人类被宿命裹挟的绝望感,在刘华的中有比较突出的呈现。从创作《出门远行》,以一个未成年人的视角,展开了对“宿命”的首次出逃,而在《难逃劫数》《命中注定》《死亡叙述》《偶然事件》等作品,都闪现着宿命的神秘色彩。

    曾作为华夏出版社的社长吴义就曾经评价刘华是新时期先锋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这些以对人性尖锐而冷酷的审视引人注目,在文学观念、审美姿态、叙述方式上对传统文学形态构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

    他还认为刘华是华夏当代作家中最早真正在文学本体意义上“走出去”的作家,某种意义上,他纠正了西方世界面对华夏文学作品时通常只热衷“读华夏”而不愿“读文学”的偏颇;当所有的华夏作家都不正面去面对华夏现实的时候,是刘华在正面面对。

    仅此一点,他认为所有人对刘华都应该保持一种尊敬的态度。

    刘华叹了口气:“没想到你第一个问题就如此深啊。”

    他的作品中呈现着浓厚的宿命意识,通过人物异化的性格或荒诞的命运得到了充分的演绎。从家庭伦理到社会景观,寓亲情、爱情、友情于一体,融合了传统文化的伦理纲常和价值判断,人物往往在某种不可抑制的力量面前屈于被动,而走向各自的命途。

    刘华顿了顿说:“其实我在创作时也常陷入对常理的质疑,以及对现实虚妄感的一种无力,眼前的一切都好像事先被安排好,在某种隐藏的力量指使下展开其运动,而最终导致必然的因素已不再统治我,偶然的因素则异常活跃起来。”

    必然的因素已不再统治我,偶然的因素则异常活跃起来....

    偶然的因素...活跃起来...

    这句话有些深奥,冯浩又默念了几句。

    随后刘华解释道,这种偶然因素,其实就是指必然因素指使下展开运动的另一隐藏空间,就是神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小说不过瘾,来古风电影网!看美剧尽在gfdy.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