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0章 复见何年(2/3)

界,真是让人高山仰止,难怪他不屑同我去耍!”

    自此以后,草原上便总有人传,说是大齐武安侯一身秘法,皆悟自温柔乡。引得不少草原贵族,远赴东齐朝圣,“寻找灵感”。

    也不知是谁传的。

    ……

    ……

    草原之行便这样结束了。

    装载着对牧国时局片鳞半爪的见闻,大齐使臣兀自东归。

    借宇文铎出面扫荡无生教驻地,是姜望在草原上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在这之前,姜望还在赫连云云的安排下,在不开放的环境中,约战了已经在王帐骑兵里独领一军的“狼孩”那良,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而胜之。

    又在同样的环境里,约战了宇文铎的堂兄,“穹庐三骏”之一的宇文烈,小胜半招。

    战后同宇文烈喝酒,宇文烈自陈在苍瞑面前是毫无还手之力。可惜现世神使苍瞑这段时间不在至高王庭,不然姜望也很想挑战看看。哪怕是挨揍,想来也会有很多收获。

    但其实在两场挑战结束后,使节队伍就已经光明正大地离境。

    而姜望悄悄留在草原,一是为了在黄舍利那里等一个答案,二就是为了处理无生教的事情。每次去黄舍利那里,也都是潜踪匿迹,马车直接停在军堡外。

    在齐国使节队伍离开草原后,无生教才出事,如此便不容易招致联想,引起张临川警觉。

    此事一毕,他也没有多逗留。连夜追上了队伍,无声无息地坐进牛车里——原来的那辆马车送给了宇文铎,现在这辆,是宇文铎的回礼。拉车的白牛,则是赫连云云的礼物,据说是在神庙养大的,灵性十足,比之养在青羊镇的焰照也不遑多让。

    没有见到汝成当然是一种遗憾,但出使一趟,也不能就这么在草原住下来。国内大大小小的事情不少,譬如他在故夏还有一处新的封地,现在还没有去看过,也该去瞧一瞧了。

    自草原而至东齐,一路再无什么意外。

    姜望在路上也只是专心修行。

    先前与斗昭的那一场决斗,意外卷入涂扈对幻魔君的布局中,涂扈表示要给予补偿。在复盘过两人的战斗之后,特地让人给姜望送来了一门神临层次的炼体功法,名为《玄天琉璃功》。

    随功法还附送一段话。

    写的是苍图神文,翻译过来,意思是——

    “愿至高神灵护佑你,草原的朋友。愿你拥有更多的选择。”

    一直以来,姜望的防御,基本都是用天府之躯来覆盖,他更侧重于进攻端的强化。

    涂扈显然是为了让他补完短板,肉身防御若是提升起来,在战斗中自然就会有更多选择。

    至于这句话有没有别的意思……

    管它有没有。

    姜爵爷反正是不懂。

    离齐的时候是五月,归齐已经七月。

    作为使臣,姜望归国后的第一件事情,自是要向天子汇报。当然,递交给政事堂的外事帖,也是要在路上就写好,回国便得交上去的……相当于要报告两次。

    大齐武安侯回到临淄的时候,天子正在紫极殿朝议。韩令亲自出来,将他引到了东华阁等待。

    这地方他已是轻车熟路,一应布设,都能认得全了。

    韩令将他领过来,便又回了紫极殿。

    阁外立着两名宫卫,阁内再无旁人。

    兽炉里焚的香味道极淡,有抚平心绪的力量。

    姜望默默地坐了一阵,又情不自禁地起身来,走到那张刻画众生相的石屏风前,静静地欣赏。

    这幅画常看常新,画中众生,各自鲜活,人情百态,跃然纸上。

    今时今日姜望人字剑已经通神,却也不敢说自己对人道的认知,能超过这幅画去。

    这幅众生相他细察过不知多少遍,总能瞧到一些新的意趣。

    今日他又发现一处细节。

    画中有一条长街,一支卖酒的旗幡被风吹展,半掩着一扇临街的窗。虽只半窗,但是从窗口也可以看到里间的书桌,桌上压着一张纸,纸上有字。

    细看来,写的是——

    “放鸢黄童,拄杖白翁,嬉游漫步,复见何年?”

    画里的这条街靠近城门。

    在城外的原野上,就绘有拄着木杖笑容慈祥的老翁,和跑来跑去放纸鸢的顽童。

    这处画面他是有印象的,但是对应的这张纸,这行字,却是今天才瞧见。想是不太应该,因为这不是什么意趣、暗喻的疏漏,而是对具体细节的缺失。

    他当时指着这幅画破案,反复察看了不知多少次,怎么会错过这样的细节?

    再细看那老翁,发现他的相貌,依稀有几分……肖似当今天子。

    姜望明白了。

    这不是他漏掉的细节,而是在后来的时间里,由另外一个人增加的细节。

    那人改了这幅画,改了这一小处,让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住进了画中。

    千言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小说不过瘾,来古风电影网!看美剧尽在gfdy.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