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原告变被告(3/4)

去摁他们。

    「嘿!老爷您看,这仨简直是目无王法啊,见了老爷您,他们居然敢立而不跪!」金浀赶紧把自己这发现大声说出来,好像生怕老爷没注意到一样。

    「嗯……你……说得没错。」这魏老爷也是有脾气的,莫说对方是丁老板的朋友,就算是丁老板本人来了,在这种旁边还有不少人的场合,也会装模作样走个假装要下跪的流程,然后老爷再上来扶一把拦住,而眼前这三人却连个姿态都没有,是有点儿过了。

    于是,魏老爷立马摆了摆官威,冲双谐和老胡放了句话:「本官问你们,是何许人也?为何见了本官不跪啊?」

    这句话里,有两个问题,既是敲打、也是试探。

    「呵……」而这时,自是孙哥这个江南一带的名人开口答话了,「在下杭州孙亦谐,不知大人可否听过我的名号?」

    魏老爷听到这个名字,大概愣了有五秒,然后表情就有点变了。

    「刘力……」他轻声把刘捕头叫近,在其耳旁轻声问道,「你刚才说,这仨一个姓孙、一个姓黄、一个姓胡是吗?」

    「是。」刘捕

    头轻声回道,「姓黄的那个说他叫黄东来,另外两个只报了姓儿,名字倒是没说。」

    这下,魏老爷那冷汗可就渗出来了。

    上海县离杭州府那么近,孙亦谐的名字他能没听过吗?连长相他都听过,只是以前确实没见过而已。

    更关键的是,黄东来的名字,他也听过……

    咱前面说了,魏老爷过去也是在京城当过官儿的,虽然现在是调到地方了,但他在京城里肯定也有交好的同僚。那个年头,官场上的朋友,有些个书信往来,是很寻常的事,而信的内容,除了互相问安的客气话,自也有不少闲笔。

    前两年,魏老爷就曾在好几个京城同僚的书信中,看到了同一桩闲话逸闻,那大体就是说呢,江湖上有位叫黄东来的少侠,在周口干了一件很惊人的事情……这事儿列位看官应该都很清楚,咱就不再重复赘述了。

    眼下魏老爷同时听到这两人的名字,再看了看他们的长相,结合自己知晓的一系列传闻,以及方才听说的关于他们在星辉楼的那番牌面……这一琢磨,全对上了啊。

    「呵呵呵……」两秒后,魏老爷那一身官威瞬间就荡然无存,随即他就满脸堆笑,起身拱手道,「原来是孙贤侄啊,这不大水冲了龙王庙嘛……来来来,你们几个,快给三位赐座!」

    这会儿再看跪地上的金浀啊,整个人仿佛一条冻鱼似的,俩眼珠子瞪得提溜圆,身子僵得一动不动,连大脑都在惊恐中几乎停止了思考。

    也别说他了,站那儿待命的衙役们见了老爷这态度都愣了好几秒,随后才在刘捕头的眼神和手势催促下赶紧把凳子搬了过来。

    待孙黄

    胡三人坐好了,魏老爷又主动走上前去,笑盈盈地套起了近乎:「贤侄,本官与你们杭州府的卢大人乃是旧识,他在与我的书信中,可没少夸你啊。」

    这话呢,半真半假,卢文的确跟魏老爷是旧识,也的确在书信中提过孙亦谐,但是不是夸呢……这个大伙儿可以自己琢磨。

    「呵……大人见笑了,小可那都是些虚名而已。」孙亦谐也是张口就来,「倒是魏大人您那忠君爱国、公正廉明的名声,我在卢大人口中没少听呐。」

    反正是套近乎瞎吹比,孙亦谐也不怕闪着舌头,实际上他就连对方姓魏这件事情,都是在路上顺耳从捕快们的对话中偷听到的,更别说什么名声了。

    当然,他这牛逼怎么吹不重要,管用就行。

    「唷!岂敢岂敢,这话说得……本官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魏老爷这回应的也是实话,他确实不配那八个字的评价。

    不过,这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此刻这屋里谁都能看出来:今儿这案子,魏大人拉偏架时,可就不是向着金浀了。

    「哦对了,我介绍一下,这两位,都是我的朋友……这位是蜀中黄门的少主黄东来,这位胡闻知胡先生。」接着,孙亦谐便顺势向魏老爷报了另外两人的名字。

    已经有了一定心理准备的魏老爷也是赶紧与那两人互相施礼,并寒暄了几句。

    这整个过程中呢,被他们晾在那儿罚跪的金浀,从各种角度来说,人都已经麻了……他现在脑子里想的已经不是怎么诬告别人,而是怎么在这个局面中脱身了。

    「哦……原来几位刚从东瀛那儿回到中原不久啊,那还说什么呀,‘曹乐"肯定不是你们啊,这是有人栽赃陷害啊!」又聊了几句后,那魏老爷马上就抓住个节骨眼儿,将矛头一转,「金浀!说,是不是你在捣鬼!」

    「大人!小人冤枉啊!」金浀自不会坐以待毙,他多少也要挣扎一下,「小人也只是……是……看他们三个不像本地人,又在这大晚上的到处溜达

    ,形迹可疑……所以才怀疑他们……」他也是边说边编,靠着急智在往外捅词儿,「再……再说了,什么东瀛西瀛的……都是他们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小说不过瘾,来古风电影网!看美剧尽在gfdy.vip